赣州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新房资讯 地产数据 土地信息 二手资讯 法拍房 价格备案 本地热点 家装资讯 城市建设 赣州楼市 公租房 项目备案

赣州市中心城区新赣南路传统风貌街区规划设计

2017-06-14 10:49:18 评论

《赣州市中心城区新赣南路传统风貌街区规划设计》已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公布,详情如下:(提示:在新窗口打开图片查看大图

区位分析

新赣南路传统风貌街区紧邻西津门,衔接郁孤台、姚衙前、赣州公园,老城的西入口和旅游线路的重要枢纽。独具特色的新赣南路、清水塘及历史街巷,较多的历史遗存和信息,自成体系的文化和历史格局。

微信截图_20170614104923.jpg 

区位分析图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文清路、西至环城路、南至孟衙巷、北至西津路、盐官码头,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1.25公顷。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035.jpg 

发展定位

老城复兴先行者,创意文化活力区。

延续西津里全方位的市井生活百态;营造继承新赣南创新人文精神的文化大社区;带动周边,逐步实现老城的全面复兴。

用地布局规划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121.jpg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十巷”的空间结构。

一心:新赣南路及清水塘组成的核心区域,是整个地块的枢纽。

三轴:包括旧事轴、古韵轴和新象轴。

旧事轴:接城墙及西津门码头,以漕盐博物馆、刘氏宗祠以及钨砂局等历史遗迹为脉络,并通过历史街巷与南部清水塘公园相连。

古韵轴:以大小新开路为主线,辐射天一阁及九曲巷。

新象轴:以蒋经国故居、第四区公署等民国建筑代表的新赣南运动纪念展示为主线。

十巷:通过传统街巷串联,形成遍布整个片区的文化体验网络。

用地布局调整

优化用地结构,增加街区活力;降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商业,文旅办公,绿地,公服设施用地规模。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431.jpg blob.png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依托街区棚户区改造,结合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通过以街区文化旅游、休闲创意为主的服务功能的引入、完善城市功能;以社区重构为引领,健全居住服务设施配套,构建层次清晰、布局适宜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为实现街区“文化复兴、和谐宜居”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

整合存量空间,完善城市功能

完善老城中小学布局:

1.新增初中:将赣七中北区迁入街区。

2.向南扩建西津路小学,使小学两侧临路,便于疏解人流。

3.向西扩建大公路第一小学(北区),增设跑道。

整合行政办公资源,对现状14处办公用房,根据其使用情况、功能要求,提出提升整合措施,分别设于城角西侧与大新开南侧,总用地面积为0.35公顷,实现集中、高效。

依托行政区划,重构社区,健全居住服务配套

1.传统居住服务设施配套,以人口规模对应形成的“居住区级——小区级”服务体系,由于与行政管理的脱节,导致实施的成效并不理想。因此,规划以现状居委会的行政区划为依托,健全居住服务设施配套,推动“人性回归”的社区重构的。

2.建立“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引领居民生活出行的空间集聚。

建设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调社区养老设施、消防室、信息化服务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配置。

3.配建9班幼儿园。

道路系统规划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306.jpg 

车行交通—两横两纵的主要车行系统

在现有城市车行交通的基础上,针对现状交通拥堵、人车混杂的问题,对街区周边道路进行疏通、整治。

1.优化西津路(西津门路段) 断面 ;打通孟衙巷。

2.取消西河人行桥,加强对瓮城及古城墙的保护。

步行系统

1.新老街巷结合:疏通整理传统风貌街巷并填补新的街巷,形成完整街区人行交通结构,担负起市民休闲、片区游览及生活通行的职能。

增加休闲环形步道

2.围绕清水塘和蒋经国故居设置休闲环形步道,以绿色公园为主题,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的风景区。

竖向工程规划

1.竖向规划:遵照现状地形,以优化为主。

2.道路竖向坡度控制:车行道坡度小于3.0%。

3.场地竖向坡度控制:0.3%~1.0%。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514.jpg 

绿地景观规划

绿地布局规划

1.规划范围内有9片城市绿地,总绿地面积约4.4ha,其中清水塘水域面积约0.8ha。

2.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自然资源,打造以西津门码头为基调的赣州水运文化。沿章江南岸以西津门码头和古城墙为依托,设置沿江的绿化景观带。

3.深度挖掘现状历史和人文资源,以绿色公园为主题,围绕清水塘和蒋经国故居设置休闲环形步道,串联起供市民提供休闲锻炼的风景区。

公用设施体系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水源:由周边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管网:完善现状,形成环状供水管网。规划最高日用水量:2352m3/d。

排水工程规划

1.低影响开发模式打造城市小海绵,恢复绿色水生态系统。

2.传承福寿沟: 梳理清水塘与周边排水系统,再现“福寿沟”。

3. 排水:采用截留式合流制,规划平均日污水量1481m3/d。

4.雨污水排放:雨水:就近排至池塘或水系;污水:通过截留排至沿江截污干管。

排涝设施规划

规划设置1座排涝站。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电力工程

电源:由110kV城北变电站引来。

用电负荷:4000kVA。

设施与线路:将现有杆上变压器在原位统一落地为箱式变压器,共13台箱式变压器,中压线路全部下地,配电线路有机更新。

2.通信工程

信号源:由城市通信系统提供信号源。

通信容量:交换机总装机容量为8000门。

设施与线路:升级通信系统,建设综合通信管沟。

燃气工程规划

气源:由周边市政燃气管道引入。

管网:完善现状,主干管环状连接。

燃气用气量:49.0万m3/年。

压力级制:采用低压一级制系统。

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工程规划

规划区域现状地面高程已基本满足50年一遇防洪要求。同时根据防洪规划报告,现状古城墙(西津门—东河大桥)作为本片区的防洪堤岸是满足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的,故考虑沿用古城墙作为防洪堤,不新建其他防洪工程设施。

排涝工程规划

依据现状地形及排水主管,保持现状排水分区的前提下,根据规划后平面布局,对片区内部排水沟渠予以梳理,同时利用片区改造,遵照低影响开发模式,将片区建设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以提高片区排水防涝能力。具体工程措施有:

1.保持现状四大排水分区,对现状巷道排水沟予以加宽和疏浚。

2.利用低洼的自然地形,规划绿地整体低于周边,建设为下沉式绿地。

3.人行铺装采用透水铺装。

4.规划停车场建设为生态停车场。

5.清水塘作为蓄水调节池,予以清淤梳理,提升蓄水容积,有效削减小、中雨径流量,推迟大到暴雨的径流峰值的出现。

消防工程规划

消防站(队):新建一级普通消防站(西郊路站),微型消防站一处(新赣南路中段),3个社区消防队;新增消火栓10处,维修5处,保留22处。

消防通道:主要消防通道12条、小型消防车通道与消防隔离带若干。

规划设置1处普通二级消防站。

防火组团:根据街区的空间结构和肌理,结合消防通道、建筑边界、以及相关规范,将整个街区划分为若干片防火组团。

人防工程规划

规划结合新建中学设置抢险抢修专业队一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规划结合西津路小学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新建人员掩蔽工程5300平方米,以满足掩蔽人员听到报警后十分钟步入掩蔽工程的需要。

抗震减灾规划

建筑、构筑物和工程设施抗震设防要求:新建一般建筑、构筑物和工程设施按六度设防,重点单位及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应提高一度设防;保留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最终达到六度抗震设防要求。

疏散线路:主要疏散线路4条,次要疏散线路9条;

疏散空间:中心避震疏散场所1处——五龙客家风情园,组团避震疏散场所2处——赣州公园、郁孤台公园,紧急避震疏散场所4处——清水塘公园、新赣南路中段北侧开辟的公共绿地、现状西津路小学运动场、西津路与环城路交叉口处规划的中学运动场。

街巷风貌控制

基调:赣南明清传统民居

分布:项目的主要和基本建筑风格。

特征:传统院落格局,特色门头、马头墙,本地砖石材质。

特色:民国风格建筑

分布:新赣南路两侧织补,具有此特征的历史建筑。

特征:体量较大、体形简洁门窗洞口带有西洋或现代风格。

点缀:现代特征风格建筑

分布:区块内原有厂房改造,少量新建建筑。

特征:具有现代特征风格的红砖建筑时代特征明显的工业建筑。

传统街巷空间控制分级:

1级:9-10m D/H=1:1.2

2级:6-7m D/H=1:1.1

3级:4-6m D/H=1:1:5

1级:控制新赣南路建筑风格为民国为主与部分近代建筑风貌相结合的沿街商业建筑风貌展示段。

2级:延续马扎巷、枣子园、大新开路、清水塘巷、铁盔塘巷以明清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局部利用部分近代遗存建筑改造协调的建筑风貌。

3级:保持城脚下、盐官巷、小新开路、九曲巷明清传统建筑风格,突出院落与门头形象展示。

微信截图_20170614105600.jpg 

文旅策略

赣州古城文化旅游线路

对新赣南路历史街区复兴的实践和探索的同时,打造新赣南路——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为线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

加强古城墙与各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联系,全面改善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推动赣州老城的整体复兴,建立城市文化战略品牌,极大地提升赣州古城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综合实力。

新赣南路文化旅游线路

文化轴:根据两大文化主题,组织水运生活文化的古韵轴和旧事轴,以及属于赣州近代城建文化的新象。

文化节点:沿旧事轴形成以西津门码头、刘氏祠堂、清水塘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

沿古韵轴形成以章亚若故居、平公馆、九曲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验区。

沿新象轴形成以蒋经国办事处为核心的民国办事处。

文化游线:结合三条轴及传统历史街巷,将两大大文化主题及相关文化节点串联起来,形成文化旅游线路。

加小编微信二维码进群
赣州楼市讨论群,加小编微信进群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